编者按:本文刊载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0期,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人口流动与深度交融的动力机制研究”(21&ZD212)阶段性成果。作者郝亚明,贵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教授、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高端智库研究员;杨文帅,南开大学博士生。文章认为教育是国民共同体塑造的重要进路,因而对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对西方民族国家国民共同体与中国现代国家国民共同体两种教育叙事的梳理与比较,发现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期望形塑共同体的国民资格和政治责任,来达成国民意志与国家意志的高度整合;差异之处在于西方共同体教育呈现内聚性与扩张性交织的特征,而中国共同体教育则呈现传统性与现代性延续的特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进程中,国民共同体教育既是题中之义,也是重要推动力量。在中西共同体教育比较叙事的基础上,提出必须紧紧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探索一条共同性与差异性兼容、柔性与刚性并济、显性与隐性共润的国民共同体教育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