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卫思谕)11月30日,由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主办的“中老汉学发展与出版互译学术论坛”在京举行。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与老挝山水相连,中老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中老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在不断深入和扩大,这其中既得益于汉学与中国学的发展,也得益于两国日渐加强的图书互译出版与文化交流。北京语言大学被称为“汉学家的摇篮”,同时又在中宣部的关怀下成立了“亚洲经典着作互译计划专项工作办公室秘书处”,为促进中老文化交流、图书出版互译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未来在各方协同下,北京语言大学将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地推动中老经典着作互译出版工作,为两国读者奉献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红杰在致辞中指出,天津出版传媒集团自承接中老经典着作互译图书出版工作以来高度重视,此次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负责出版的《两姐妹》《凯山·丰威汉主席的生平和革命事业》《昆布罗王》等老挝经典着作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已圆满完成编译工作,作为中老经典着作互译计划取得的首批成果,标志着中老经典着作互译出版工作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三部作品第一次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相信通过这三部作品,会让中国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老挝的历史和文学,对两国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李建民首先感谢了中方为推进中老经典着作互译所做的诸多工作,希望中老未来能够成立相关的翻译中心,共同完成中老文学交流、文化互鉴等工作。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刘碧伟指出,目前中老的经典着作互译进度已经领跑于亚洲其他国家,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在一年的时间里,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凯山·丰威汉主席的生平和革命事业》《两姐妹》《昆布罗王》等老挝经典着作的翻译、审读、设计等出版环节打磨,是高度负责并务实的表现,也为我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的经典着作互译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模式。
《两姐妹》《凯山·丰威汉主席的生平和革命事业》《昆布罗王》三本图书的主负责译者分别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老挝研究中心主任陆蕴联,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老挝语专业副教授、老挝语教研室主任李小元,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老挝语专业讲师陆慧玲。三位老师在会议上汇报了自己翻译图书时所遇到的诸多困难、处理与解决方法、翻译策略和目的等,为其他相关译者提供了优秀的借鉴经验。
天津教育出版社社长黄沛作总结发言。黄沛介绍了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与天津教育出版社为圆满完成此次翻译出版任务所做的各项努力和工作,并指出图书各册的译者老师都是这个领域深入研究专家和学者,他们以严谨审慎态度,本着“尊重原着,还原史实”的原则做了非常优秀权威的翻译,呈现出了三部高质量翻译作品。图书出版以后将还会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为促进中老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加强人文交流、进一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起到重要作用。
亚洲经典着作互译计划的实施对于我国出版业走出去乃至亚洲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此次中老经典着作互译取得的喜人成果,对亚洲经典着作互译项目的进一步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互译的图书成果,将成为外国读者读懂新时代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的权威读本,让中国的故事更加真实生动精彩,让中国的形象更加可信可爱可敬。